Which Chinese dialect do you like most? & Which sounds b

library   Fri Jan 16, 2009 8:38 am GMT
> Ni hao,
I think Shanghai dialect sounds great, but how am I going to practice it?


Try to read these books.

A vocabulary of the Shanghai dialect (1869)
Author: Edkins, Joseph, 1823-1905
Publisher: Shanghai,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http://www.archive.org/details/vocabularyofshan00edkirich

First lessons in Chinese (1871)
(Shanghainese)
Author: Yates, M. T. (Matthew Tyson), 1819-1888
Publisher: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http://www.archive.org/details/firstlessonsinch00yaterich

An Anglo-Chinese vocabulary of the Ningpo dialect (1876)
(a dialect of Wu)
Author: Morrison, William T., 1834 or 5-1869; Knowlton, Miles Justin, 1825-1874; Leyenberger, Joseph A., 1833 or 4-1896
Publisher: Shanghai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http://www.archive.org/details/anglochinesevoca00morruoft
accurate   Wed Feb 18, 2009 3:09 pm GMT
> TIONGKOKLANG
> 2, Wunese (吳語) (Strictly speaking, the appellation of Shanghainese (上海話) isn't accurate enough) <77 million>
> 4, Minnanese (閩南語/台語) 「白話字: Bân-lâm-gú 」<60 million>

The Wunese is a branch of Sinitics and the Shanghainese is just a language of Wunese which includes seven languages; Shanghainese, Soochow, Nyingpo, Hangchow, Chinhua, Taichow and Wenchow.

The Minnanese (Minnanyu or Minnanhua) is a Mandarin word. The native Hokkien word is Ho-loh (Peh-oe-ji), or Hoklo (that was spoken in Old Cantonese and some vernaculars of Teochewese).
Adrian   Fri Feb 20, 2009 1:21 am GMT
To call Cantonese a dialect of Mandarin is 100% nonsence. To call Hokkien a dialect of Chinese is 100% nonsence. Anybody who does this, should receive "THE IDIOT OF THE YEAR AWARD". There are however, dialects of Cantonese, dialects of Mandarin etc.
Shuimo   Fri Feb 20, 2009 9:47 am GMT
《《Adrian Fri Feb 20, 2009 1:21 am GMT
To call Cantonese a dialect of Mandarin is 100% nonsence. To call Hokkien a dialect of Chinese is 100% nonsence. Anybody who does this, should receive "THE IDIOT OF THE YEAR AWARD". There are however, dialects of Cantonese, dialects of Mandarin etc. 》》》


Conggratulations! THE IDIOT OF THE YEAR AWARD goes to you!
Adrian   Tue Feb 24, 2009 5:25 am GMT
Shuimo wrote:

"Conggratulations! THE IDIOT OF THE YEAR AWARD goes to you! "

Orwellian Speak
LivingStone   Tue Feb 24, 2009 12:38 pm GMT
I love the Cantonese language. It's so energetic.
DyingStone   Sat Mar 07, 2009 6:56 am GMT
You need help. Not one doctor, but a huge team of them who can study your symptoms daily.
CommonAswhole   Sun Mar 08, 2009 5:26 am GMT
"That Cantonese is a dialect of Chinese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in China."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lso claims AIDS is a western disease. Chinese prosperity raised in an exponential rate under Xiaoping, bu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till instills lies within its populace.
Chinese have been technogically superiour to us European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yet they believe the most crazy and retarded things (and of course Chinese are smart enough to know the truth...)

Well, in se all Germanic languages are also dialects of each other, but the term dialect has a different meaning in definition and is very ambiguous in politics.

Take for instance, the Low Saxon dialects in the Netherlands, they are part of a different language than the Low Franconian dialects, yet all are "officially" called dialects of Dutch. Also, the Standard Dutch language is composed of elements of Franconian dialects of Brabantic and Hollandish. No Dutchman with a sane mind would not recognize the official Dutch language as their main medium however (and that's also true for the Saxon dialect speakers, dialect is something you only speak with relatives for many Dutch) and I guess it's the same way Chinese people feel united. Before the rise of nationalism in Europe, everyone spoke their own dialect and you cannot really draw lines that would divide German from Dutch for instance, but with uniformed languages it's finally possible. We luckily don't live in the Middle Ages anymore and common people all are able to write and read and get educated.

Very still, Cantonese and Mandarin are very much different for each other, and dialects normally tend to have greater simularities in syntax, grammar and vocabulary. Heck,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of speaking Mandarin for instance, based on geography, that is a dialect.

In the end, I can see why Chinese would use a different approach here though, your writing system consists of ideograms which makes communication so much easier between languages that aren't intelligible from each other when spoken.
Shuimo   Tue Mar 10, 2009 3:26 pm GMT
I find the following article quite charming! Recommend it to anyone here interested in the so called Taiwanese.
HOW TAIWANESE is transformed from LINGUISTICS to POLITICS?
Communication tool as a weapon

"台语"如何从语言变"政治"? 沟通工具成武器

语言原本应该是中性的,只是人们沟通的工具,但台湾社会这几年发展下来,“台语”已经不只是方言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性语言,识别“族类”的工具

前段时间,化名查理的中年男子,用国语(普通话)喊了一句“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啦”,引发台湾岛内新一波“呛扁”风潮。陈水扁恼羞成怒,在正式场合用“台语”回应说:“太平洋也没有加盖子啊,说中国很好就游过去嘛,对不对?去了就不要回来了!”。

■“台语”是泉漳人带过去的

在台湾民间的口语中,一般讲“淡水河也没有加盖啊,你去跳啊”,意思是叫人去死,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话,而陈水扁刻意用这段“台语”俚语来回应用国语 “呛”他的人,还把淡水河改成太平洋,更莫名其妙把逻辑引导为“呛”他的人是因为“觉得中国好、不爱台湾”,所以才“呛”他。

所谓“台语”,其实就是闽南语。来自福建的政协委员陈正统在介绍自己主编《闽南话漳腔辞典》的原因时说,前一段时期,台湾少数人声称要把所谓的“台语”当成他们所谓的“国语”,排斥普通话。“他们所谓的‘台语’就是闽南话,或称为福佬话。这种方言是早期泉州、漳州移民台湾的时候带过去的。”

语言原本应该是中性的,只是人们沟通的工具,但台湾社会这几年发展下来,“台语”已经不只是方言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性语言,识别“族类”的工具。

■“党外运动”曾用“台语”控诉当局

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回到中国怀抱。那期间的台湾社会,学国语不只是件必要的事,而且是件进步的事。会说国语,象征着与整个中国同步。

1949年,国民党退到台湾后,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陆续颁发“推行国语运动”的政策,比如在学校或公众场合不得讲方言,若学生在学校讲了方言,有的还被罚钱或者体罚;加强广播电台国语节目的比例;电视台方言节目每天每台只能一小时,且不得在晚间黄金时段播出等。

70年代末,当针对国民党的“党外运动”风起云涌时,反对运动的政治领导人用“台语”控诉当局统治,带领群众唱一些著名的30年代“台语”老歌,抒发压抑情绪。

90年代初,台湾虽然已经解严,开放报禁,但电子媒体仍被国民党垄断。1992年,开始有民进党籍的政治人物设立地下电台,此后风行了几年。这些地下电台也都是以“台语”议论时政。
语言原本应该是中性的,只是人们沟通的工具,但台湾社会这几年发展下来,“台语”已经不只是方言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性语言,识别“族类”的工具

前段时间,化名查理的中年男子,用国语(普通话)喊了一句“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啦”,引发台湾岛内新一波“呛扁”风潮。陈水扁恼羞成怒,在正式场合用“台语”回应说:“太平洋也没有加盖子啊,说中国很好就游过去嘛,对不对?去了就不要回来了!”。

■“台语”是泉漳人带过去的

在台湾民间的口语中,一般讲“淡水河也没有加盖啊,你去跳啊”,意思是叫人去死,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话,而陈水扁刻意用这段“台语”俚语来回应用国语 “呛”他的人,还把淡水河改成太平洋,更莫名其妙把逻辑引导为“呛”他的人是因为“觉得中国好、不爱台湾”,所以才“呛”他。

所谓“台语”,其实就是闽南语。来自福建的政协委员陈正统在介绍自己主编《闽南话漳腔辞典》的原因时说,前一段时期,台湾少数人声称要把所谓的“台语”当成他们所谓的“国语”,排斥普通话。“他们所谓的‘台语’就是闽南话,或称为福佬话。这种方言是早期泉州、漳州移民台湾的时候带过去的。”

语言原本应该是中性的,只是人们沟通的工具,但台湾社会这几年发展下来,“台语”已经不只是方言的概念,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政治性语言,识别“族类”的工具。

■“党外运动”曾用“台语”控诉当局

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回到中国怀抱。那期间的台湾社会,学国语不只是件必要的事,而且是件进步的事。会说国语,象征着与整个中国同步。

1949年,国民党退到台湾后,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陆续颁发“推行国语运动”的政策,比如在学校或公众场合不得讲方言,若学生在学校讲了方言,有的还被罚钱或者体罚;加强广播电台国语节目的比例;电视台方言节目每天每台只能一小时,且不得在晚间黄金时段播出等。

70年代末,当针对国民党的“党外运动”风起云涌时,反对运动的政治领导人用“台语”控诉当局统治,带领群众唱一些著名的30年代“台语”老歌,抒发压抑情绪。

90年代初,台湾虽然已经解严,开放报禁,但电子媒体仍被国民党垄断。1992年,开始有民进党籍的政治人物设立地下电台,此后风行了几年。这些地下电台也都是以“台语”议论时政。
http://news.ifeng.com/opinion/topic/ziyoutan5/200903/0310_5796_1054040.shtml
Shuimo   Tue Mar 10, 2009 3:28 pm GMT
"台语"如何从语言变"政治"? 沟通工具成武器(图)
2009年03月10日 12:57新华每日电讯【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0条

李登辉执政后期,开始也在正式场合讲“台语”。在“立法院”,也开始有越来越多人刻意以“台语”来问政,甚至会故意针对“外省籍”的国民党官员,质问其会不会讲“台语”。“喝台湾水,吃台湾米,为什么不会讲台语”,这俨然已成了生活在台湾社会的道德标准。很多人因为不会讲“台语”而失去工作机会;另一面是,许多“外省二代”扭曲着学“台语”,比如与朋友约定,讲一句国语,就自己罚钱,这无非是为了可以 “自由地”活在台湾这个社会。

2000年,民进党上台执政,陈水扁把李登辉之前讲的“两国论”用“一边一国”来代替。“一边一国”是 “台语”俚语,是小孩子在玩家家的游戏时,大伙分成两队,一边用手比划一条线,一边说“你那边一国、我这边一国、大家一边一国”。而在陈水扁的“引导” 下,“一边一国”就这样变成了一个政治用语。

就这样,多年演变下,一种粗暴的逻辑渐渐形成——讲“台语”,才是爱台湾,才是“我们”。而国民党是讲国语的,是“外来的”;民进党是讲“台语”的,是“真正的台湾”。

■民进党执政后将“台语”粗俗化

然而,民进党执政后,“台语”的曝光度虽然越来越高,水准却似乎越来越低。现时,大众传媒所展现的“台语”,经常是不雅、粗俗、没有礼貌的。以个人经验来说,小时候从长辈口中听到的“台语”与现在流行的相比,不论是发音标准,或是内容程度,都相差非常大。实际上,闽南语继承的是上古汉语,不仅同样以汉字书写,而且非常典雅,比如许多唐诗就必须用闽南语来念,才能念出韵来。再者,台湾居民的传统性格,原本是害羞、客气、容易脸红的,而现在台湾人在电视上讲的“台语”,展现出来的,却经常是嚣张、无礼、大摇大摆,动不动就“呛声”(用言语挑衅对方)。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从2002年中开始播出一年多、创下收视纪录的“台语”电视剧《台湾霹雳火》。该剧以骂人、比狠、吵架来吸引观众,“我若是不爽,我就想要报仇”、“我若是想要报仇,我会送你一桶汽油、一枝番仔火(火柴)”,这些台词一时间都成为台湾社会的流行语。

政治人物自然不会输给戏剧中的虚拟人物。“太平洋没加盖”这样没礼貌的话,当然就可以从陈水扁的口中说出。不可思议的脏话——“LP”,可以从“前外交部长”陈唐山的口中说出,之后大家还争相模仿。

■用“台语”批评民进党才有正当性?

在岛内,讲“台语”似乎已经拥有“正当性”。当有人指责某人说的“台语”不雅、不当时,绿色舆论马上就会反击说:“讲国语就有水准,讲台语就没水准,为什么要欺负台湾人。”这样的语言暴力导致现在任何批评者,都得先声称自己是“深绿”的,而且最好用“台语”,至少是发音不特别标准的国语,才能取得批评“台语”的资格。

2006年的“红衫军倒扁”,能聚集号称上百万人的能量,除了民怨沸腾,一个重要原因是,发起人施明德是民进党大老。参与的群众也可以跟着免疫,不怕被骂“不爱台湾”。

后来,又陆陆续续发生的小老百姓“呛扁”游击战,也是如此。如果“呛声”的国语发音太标准,马上会被人怀疑是“外省人”,是“国民党派来的”,“不是真的老百姓”。如果用“台语”呛,甚至还拿着民进党证,那“正当性”就强了。

查理用国语喊了一句“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啦”,被呛的陈水扁换一个场合,立刻反击,指查理是假的。护主心切的台“新闻局长”谢志伟也跟着回骂一个小老百姓。口音一听就知道是“本省人”的查理,媒体渐渐查出他的身份——原为中小企业主,公司倒闭后,到处打零工,自称以前也是民进党支持者。据新华社《环球》杂志
Hill   Wed Mar 11, 2009 8:22 am GMT
The Mandarin is a kind of Sinoxenic language as like as the Korean, Japanese and Vietnamese.
Peter   Thu Mar 12, 2009 3:58 pm GMT
The following article quite anti native language right! Recommend it to anyone here interested in the so called Mandarinization.
HOW MINNANHUA is transformed from LIVING LANGUAGE to DYING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ool as a depressed object.
The Minnanhua was banned in the public media, kindergarten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t its homeland.

<闽南话 还能“说”多久?>

语言 是 文化 最 重要 的 载体,闽南文化 非常 丰富,其 载体 就是 闽南话。如果 没了 闽南话,闽南文化 也将 逐渐 没落。厦门 作为 经济特区 和 开放 城市,“外来人口”(Mandarin speakers) 已 占据 大多数,在 厦门“原住民”(native Minnan speakers) 新一代 的 生活 里,闽南话 的 用处 越来 越小,闽南话 会消亡 吗?

1. 现状 不容 乐观

林宝卿(闽南方言 研究 专家、厦门大学 中文系 原 副教授):这 问题 的 提出,可从 一位 来自 俄罗斯 (Russian) 的 留学生 谈起。这位 学生 叫 易福城,他 不仅 在 学习 闽南话,而且 也在 研究 闽南话 的 语法,我 鼓励 他 要 利用 厦门 这 得天独厚 的 语言 环境 学习 闽南话,因 语言 是 口耳 之 学,不是 靠上 几节 课 就能 学好 的。可 他 告诉 我,有 一次 他“打的”时,用 闽南话 说“落车(普通话: 下车)”,司机 听 不懂,还 以为 他 说 外语,因此 他 认为:“厦门 说 闽南话 的 人 不多”。(过后,我 告诉 他 厦门 司机 很多 来自 河南、江西 等 外地,广州 也 类似 这种 情况。)

另 方面 有些 人 常 跟 我 谈起 厦门人 说 闽南话 的 大多 是“爷爷奶奶辈”,“中青年”相对 减少,至于“中小学生”更 是 没有「时间」和「空间」学 说 闽南话,有 的 甚至 不会 说,听 不来,因此 他们 提出 闽南方言 会 消失 吗?

的确,作为 闽南话 的 一个 代表 的 厦门话 的 现状 应该 引起 我们 足够 的 重视。厦门 作为 一个 经济特区 改革 开放,大量 引进“外来人才”,随之 而来 的“外界语言”(Mandarin language; 大多指北方话区)和“外来文化”(Mandarin culture) 也 不断 渗入。为了 经济、文化 生活 的 交流,促使 了 普通话 的 推广,特别 是 厦门人 很 大度、宽容、随和,当 他 知道 外地人 不会 讲 闽南话 时,马上 改口 用 普通话 进行 交流,使 外地人 很快 融入 这 城市,自然而然 普通话 不“推”也会“广”。

又 加上 现在 家庭 结构 不像 以前 那样 三代、四代 同堂,而是 两代 同堂 较多,厦门人 与 外地人 联姻 的 日趋 渐多,父母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断 地 给 子女 加负,从 小学 好 外语 成了 将来 捧“金饭碗”的 途径 之 一,因此 爷孙辈 的 交流 少了,很难 学 说 阿公、阿妈(爷爷、奶奶)的 闽南话……,这些 现象 从 表面 上 看来 闽南话 确实 面临 着 消失 的 危险。

忠文(厦大 中文系 本科生):现在 很多 年轻人 尤其 是“上过 大学 的 年轻人”越来越“不擅长”他们 的 方言「母语」。即便 是 讲了 闽南话,他 的「遣词造句」也 与 父辈 大相径庭。如果 年轻人 在 交流 中 不再 轻松 便利 地 使用 闽南话,会 不会 造成 一种 现象,就是 只有 在「买菜」的 时候 人们 才有 可能 说 闽南话?如果 是 这样,那 我们 可就 失去 了 一件 宝贵 的 语言学 化石。

舒红(女 大学生):现在 的 小学生、中学生 在 学校 时 大部分 都用“普通话 交流”。很多 年轻 的 父母 从小 就 教 孩子 说 普通话,闽南话“对话 的 环境”已经 不是 很好。像 我 这么 大 的 闽南人 有的 也 已经 不大 会讲,就算 是 还能 讲,有些 方言 中 的 俗语 谚语 也 不懂 了。“闽南话 真 的 是 有 可能 会 消失。我 还 真 不希望 有 这么 一天”,以后 我 一定 要 教 我 的 孩子 说 闽南话。

晓萍(白领):我 觉得 在 一个 时间段 内 不会 马上 消失。但 语言 越来越 趋同,闽南话 也“迟早 会 被 同化”的。这种 速度 与 一个 城市 的 发展 速度 有关,厦门 与 漳州 相比,厦门 的 普通话 的 普及率 明显 比 漳州 高 得多,而 在 漳州 闽南话 还是 很 主要 的 交流 语言。语言 没人 用 就会 消失,闽南话 的 有些 词汇 可能 会 有些 保留 在 普通话 中,但 这 也 只能 是 嵌入式 的 只言片语 了。

2. 仍是 强势 方言

林宝卿:闽南话 作为 一个 语言学 术语,它 是 超 地区、超 省界、超 国界 的 强势 方言。闽南方言 从 闽南 这 摇篮地 流播 到 台湾、广东 潮州、惠州、广西 柳州、海南、江西 上饶、浙江 温州、江苏 宜兴 乃至 南洋群岛 诸国 等,据 统计 国内外 使用 闽南话 人口 计 六千万。 闽南方言 作为 强势 方言 还 表现 在 它 是 福建省 最大 方言区,使用 人口 超过 全省 的 一半。所以 闽南方言 消亡 谈何 容易!

周长楫(闽南方言 研究 专家、厦门大学 中文系 原 教授):闽南话 是 不可能 消亡 的,它 作为 汉语 的 八大方言 之一,具有 其他 方言 无可 比拟 的 特点:首先 它 的 历史 异常 悠久,其次 它 的 文化 底蕴 深厚,再次 是 影响 重大,不仅 范围 广,使用 人数 更 多。 随着 宋 元 以来 闽南人 不断 向 外地、外省 以及 东南亚 移民,闽南话 作为 一个 语言学 术语 不再 仅指 流行 于 福建 闽南 地区 的 方言,它 已经 成为 超 地区 的 方言,是 世界 上 40 个 影响 重大 的 语言 之一。从 这 三个 方面 来看,闽南话 是 不可能 消亡 的。

苏新春(厦大 中文系 教授):一般 情况 下,语言 是 不会 轻易 消失 的,除非 有 外族 入侵,人口 大量 流亡 等等,而 闽南语 还 没有 受到 这样 的 打击。(註: 厦门 的“外来 人口”已 占据 大多数) 它 传承 的 范围 很 宽,使用 的 地域 很 广,有着 很深 的 文化 背景,尽管 现在 闽南语 的 使用 范围 大大 缩小,但是 它 很大 程度 上 是 维系 家庭 亲情 的 载体,在 家庭 范围 内 它 还是 交流 的 主要 工具。

由于 现在 人口 大量 迁移,人们 需要 寻找 共同 语言 进行 交流,普通话 适应 了 这种 要求,大家 也 越来越 自觉 地 使用 普通话。普通话 的 推广 使得 闽南语 的 流传 受到 很大 的 影响,很多 幼儿园、小学 的 孩子 已经 不说 闽南话 了,(註: 推广 普通话,忽视、压制 闽南话) 但 在 偏远 地区 闽南语 的 使用 还是 相当 广泛,闽南语 有 着 它 的 根,因而,它 是 不会 消亡 的。

林沙(厦门日报 原 编辑):闽南话 不但 历史 悠久,而且 富 有 生命力。其 表现 之 一,地域 宽广,人数 众多;表现 之二,是 融合性 强。闽南人 移居 海外,在 所在国 的 华人 社会 中,闽南话 也是 通行 的 重要 语种,新加坡 华裔 的 91% 用 闽南方言,只是 增加 了 现今 所说 的“闽南话 外来语”而已。

3. 还需 后继 有 人

林宝卿:闽南方言 与 闽南文化 关系 十分 密切,闽南文化 是 中华文化 的 组成 部分,闽南文化 的 研究 不仅 关系 到 中国 优秀 传统文化 的 保留 问题,也 关系 到 祖国 统一 大业 问题,闽南文化 传承 需 后继 有 人,因此 必须 从 娃娃 抓起。而 文化 的 存在 依赖 于 语言,没有 语言,就 没有 文化,闽南文化 的 传授 需要 闽南方言。

这 几年 各级 领导、学校、媒体 在 推广 闽南话 方面 做了 不少 工作。学校 方面 如 第九幼儿园 编写“乡兰圃”教材,包括 闽南 童谣、民间 舞蹈 等,让 幼儿 在“乐中 学,学中 乐”,第二实验小学 编写《闽南 民间 音乐》教材,他们 在 教学 中 陶冶 儿童 民族 文化 情操,潜移默化 地 进行 爱乡 爱国 的 教育,学生 在 玩乐 中 学会 闽南话,传承 了 闽南 优秀 的 传统 文化。

但 仅仅 这些 还 不够,我 认为 第九幼儿园 和 实验小学 的 实验 应 引起 有关 部门 的 重视 和 推广,教委 应 牵头,编写 乡土 教材,培训 教师,可 作为 学校 的 一门 课程 让 学生 选修 或 必修,把 闽南方言 和 文化 的 传承 当作 一件 重要 的 事情 来 抓,这样 才能 使 闽南方言 的 强势 不衰,闽南 优秀 的 传统文化 后继 有 人。

周长楫:影响 闽南话 发展 的 因素 主要 是“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 影响。我 认为 要 保护 闽南话 不被 削弱,就 需要『政府』正确 理解『国家』的“语言 政策”,采取 有力 措施 宣传 和 保护 地方文化;

『媒体』应 加强“闽南话 广播”,加大 方言 宣传 力度;『学校』要 给 青少年 一个“学习 和 使用”闽南话 的“时间 和 空间”,哪怕“每周”只有“一节”闽南话 课程 也行;

同时 也 希望 持有 这个 方言 的 人们 保持 对“自己 方言 与 文化”的“固守 和 眷念”,口耳 相传,把 闽南话 和 闽南文化 传 给 下一代。如果 不 能够 做 到 这些,恐怕“再过 几代 人”的 时间,我们 闽南人 就要 到『台湾』和『东南亚』才能 学到 闽南话 了。

渊平(厦大 中文系 本科生):记得 我 小 的 时候,就 已经 不会 听、不会 说 一些 俚语,不过 有些 同学 还能 说 一口 流利 的 闽南话,多年 以后 我 在 台湾 电视 又 看到 了 闽南话 的 搞笑 魅力。

一直 以来 我 对《推广普通话》、“忽视 闽南话”的 做法 十分 担心,但是 我 想 也许 我 低估 了 方言 的 生命力,像 台湾 的 闽南话 是“被压制”过 的,但 我们 今天 仍然 能够 看到 台湾 电视 上 精彩 的 闽南语 节目,台湾 的 闽南语 歌曲 创作 水平 也 比 大陆 要 高 得 多。我 想 只要 是 符合 大多数 人 需要 的 东西,就能 受到 广泛 的 欢迎。

4. 名词 方言

方言 是 一种 语言 的 地方 变体,在 语音、词汇 和 语法 上 各 有 其 特点,是 语言 分化 的 结果。方言 往往 与 民族 和 地域 有 关系,方言 在 部落语 和 部族语 里 不断 产生 和 发展,在 一定 条件 下 还 可能 发展 成为 独立 的 语言。

5. 闽南话 的 研究 报道

近 几年 来 闽南方言 和 文化 的 研究 有所 进展,两次 海峡 两岸 闽南文化 学术研讨会 分别 在 厦门 和 泉州 举办,今年 2月,钱其琛 同志 在 中国 侨联 和 福建省 人民政府 于 泉州 举办 的 中国 闽南文化节 上,对 闽南文化 的 意义 和 作用 发展 发表 了 鼓舞 人心 的 讲话,提出 两岸 要 共同 弘扬 闽南文化 的 意见。

在 媒体 方面,如 厦门 日报 的“文化”专刊 关注 本土 方言 与 文化 的 报道,《厦门 晚报》、“金鹭 首饰”联合 主办 的“追寻 神州,闽南 部落”系列 报道;厦门 电视台 推出《闽南 通》节目,《海峡 之声》广播 电台 推出《闽南 行透透》、《走遍 闽南》、《闽南话 的“语林 趣谈”》等 节目,中央 电视台 第四套 惟一 保留 用 闽南话 播送 新闻 节目 等;

在 研究 方面,厦门市 闽南 文化 研究所、厦门市 闽南文化 学术研究会 主办 的《闽南文化 研究》杂志 也 出版 了 四期,把 专家 学者 关于 闽南文化 的 研究 成果 反映 出来。

<厦门 日报> (2003-11-15)
Shuimo   Thu Mar 12, 2009 5:06 pm GMT
《《《《《《《Peter Thu Mar 12, 2009 3:58 pm GMT
The following article quite anti native language right! Recommend it to anyone here interested in the so called Mandarinization.
HOW MINNANHUA is transformed from LIVING LANGUAGE to DYING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ool as a depressed object.
The Minnanhua was banned in the public media, kindergarten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t its homeland.

<闽南话 还能“说”多久?>

语言 是 文化 最 重要 的 载体,闽南文化 非常 丰富,其 载体 就是 闽南话。如果 没了 闽南话,闽南文化 也将 逐渐 没落。厦门 作为经济特区 和 开放 城市,“外来人口”(Mandarin speakers) 已 占据 大多数,在 厦门“原住民”(native Minnan speakers) 新一代 的 生活 里,闽南话 的 用处 越来 越小,闽南话 会消亡 吗?

1. 现状 不容 乐观

林宝卿(闽南方言 研究 专家、厦门大学 中文系 原 副教授):这 问题 的 提出,可从 一位 来自 俄罗斯 (Russian) 的 留学生谈起。这位 学生 叫 易福城,他 不仅 在 学习 闽南话,而且 也在 研究 闽南话 的 语法,我 鼓励 他 要 利用 厦门 这 得天独厚 的语言 环境 学习 闽南话,因 语言 是 口耳 之 学,不是 靠上 几节 课 就能 学好 的。可 他 告诉 我,有 一次 他“打的”时,用闽南话 说“落车(普通话: 下车)”,司机 听 不懂,还 以为 他 说 外语,因此 他 认为:“厦门 说 闽南话 的 人 不多”。(过后,我告诉 他 厦门 司机 很多 来自 河南、江西 等 外地,广州 也 类似 这种 情况。)

另 方面 有些 人 常 跟 我 谈起 厦门人 说 闽南话 的 大多 是“爷爷奶奶辈”,“中青年”相对 减少,至于“中小学生”更 是 没有「时间」和「空间」学 说 闽南话,有 的 甚至 不会 说,听 不来,因此 他们 提出 闽南方言 会 消失 吗?

的确,作为 闽南话 的 一个 代表 的 厦门话 的 现状 应该 引起 我们 足够 的 重视。厦门 作为 一个 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大量 引进“外来人才”,随之 而来 的“外界语言”(Mandarin language; 大多指北方话区)和“外来文化”(Mandarin culture) 也 不断 渗入。为了 经济、文化 生活 的 交流,促使 了 普通话 的推广,特别 是 厦门人 很 大度、宽容、随和,当 他 知道 外地人 不会 讲 闽南话 时,马上 改口 用 普通话 进行 交流,使 外地人 很快融入 这 城市,自然而然 普通话 不“推”也会“广”。

又 加上 现在 家庭 结构 不像 以前 那样 三代、四代 同堂,而是 两代 同堂 较多,厦门人 与 外地人 联姻 的 日趋渐多,父母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断 地 给 子女 加负,从 小学 好 外语 成了 将来 捧“金饭碗”的 途径 之 一,因此 爷孙辈 的交流 少了,很难 学 说 阿公、阿妈(爷爷、奶奶)的 闽南话……,这些 现象 从 表面 上 看来 闽南话 确实 面临 着 消失 的 危险。

忠文(厦大 中文系 本科生):现在 很多 年轻人 尤其 是“上过 大学 的 年轻人”越来越“不擅长”他们 的 方言「母语」。即便 是 讲了闽南话,他 的「遣词造句」也 与 父辈 大相径庭。如果 年轻人 在 交流 中 不再 轻松 便利 地 使用 闽南话,会 不会 造成 一种现象,就是 只有 在「买菜」的 时候 人们 才有 可能 说 闽南话?如果 是 这样,那 我们 可就 失去 了 一件 宝贵 的 语言学 化石。

舒红(女 大学生):现在 的 小学生、中学生 在 学校 时 大部分 都用“普通话 交流”。很多 年轻 的 父母 从小 就 教 孩子 说普通话,闽南话“对话 的 环境”已经 不是 很好。像 我 这么 大 的 闽南人 有的 也 已经 不大 会讲,就算 是 还能 讲,有些 方言 中的 俗语 谚语 也 不懂 了。“闽南话 真 的 是 有 可能 会 消失。我 还 真 不希望 有 这么 一天”,以后 我 一定 要 教 我 的孩子 说 闽南话。

晓萍(白领):我 觉得 在 一个 时间段 内 不会 马上 消失。但 语言 越来越 趋同,闽南话 也“迟早 会 被 同化”的。这种 速度 与一个 城市 的 发展 速度 有关,厦门 与 漳州 相比,厦门 的 普通话 的 普及率 明显 比 漳州 高 得多,而 在 漳州 闽南话 还是 很主要 的 交流 语言。语言 没人 用 就会 消失,闽南话 的 有些 词汇 可能 会 有些 保留 在 普通话 中,但 这 也 只能 是 嵌入式的 只言片语 了。

2. 仍是 强势 方言

林宝卿:闽南话 作为 一个 语言学 术语,它 是 超 地区、超 省界、超 国界 的 强势 方言。闽南方言 从 闽南 这 摇篮地 流播 到台湾、广东 潮州、惠州、广西 柳州、海南、江西 上饶、浙江 温州、江苏 宜兴 乃至 南洋群岛 诸国 等,据 统计 国内外 使用 闽南话 人口计 六千万。 闽南方言 作为 强势 方言 还 表现 在 它 是 福建省 最大 方言区,使用 人口 超过 全省 的 一半。所以 闽南方言 消亡谈何 容易!

周长楫(闽南方言 研究 专家、厦门大学 中文系 原 教授):闽南话 是 不可能 消亡 的,它 作为 汉语 的 八大方言 之一,具有 其他 方言无可 比拟 的 特点:首先 它 的 历史 异常 悠久,其次 它 的 文化 底蕴 深厚,再次 是 影响 重大,不仅 范围 广,使用 人数 更多。 随着 宋 元 以来 闽南人 不断 向 外地、外省 以及 东南亚 移民,闽南话 作为 一个 语言学 术语 不再 仅指 流行 于 福建 闽南地区 的 方言,它 已经 成为 超 地区 的 方言,是 世界 上 40 个 影响 重大 的 语言 之一。从 这 三个 方面 来看,闽南话 是不可能 消亡 的。

苏新春(厦大 中文系 教授):一般 情况 下,语言 是 不会 轻易 消失 的,除非 有 外族 入侵,人口 大量 流亡 等等,而 闽南语 还没有 受到 这样 的 打击。(註: 厦门 的“外来 人口”已 占据 大多数) 它 传承 的 范围 很 宽,使用 的 地域 很 广,有着 很深的 文化 背景,尽管 现在 闽南语 的 使用 范围 大大 缩小,但是 它 很大 程度 上 是 维系 家庭 亲情 的 载体,在 家庭 范围 内它 还是 交流 的 主要 工具。

由于 现在 人口 大量 迁移,人们 需要 寻找 共同 语言 进行 交流,普通话 适应 了 这种 要求,大家 也 越来越 自觉 地 使用普通话。普通话 的 推广 使得 闽南语 的 流传 受到 很大 的 影响,很多 幼儿园、小学 的 孩子 已经 不说 闽南话 了,(註: 推广普通话,忽视、压制 闽南话) 但 在 偏远 地区 闽南语 的 使用 还是 相当 广泛,闽南语 有 着 它 的 根,因而,它 是 不会 消亡的。

林沙(厦门日报 原 编辑):闽南话 不但 历史 悠久,而且 富 有 生命力。其 表现 之 一,地域 宽广,人数 众多;表现 之二,是 融合性强。闽南人 移居 海外,在 所在国 的 华人 社会 中,闽南话 也是 通行 的 重要 语种,新加坡 华裔 的 91% 用 闽南方言,只是 增加了 现今 所说 的“闽南话 外来语”而已。

3. 还需 后继 有 人

林宝卿:闽南方言 与 闽南文化 关系 十分 密切,闽南文化 是 中华文化 的 组成 部分,闽南文化 的 研究 不仅 关系 到 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 的 保留 问题,也 关系 到 祖国 统一 大业 问题,闽南文化 传承 需 后继 有 人,因此 必须 从 娃娃 抓起。而 文化的 存在 依赖 于 语言,没有 语言,就 没有 文化,闽南文化 的 传授 需要 闽南方言。

这 几年 各级 领导、学校、媒体 在 推广 闽南话 方面 做了 不少 工作。学校 方面 如 第九幼儿园 编写“乡兰圃”教材,包括 闽南童谣、民间 舞蹈 等,让 幼儿 在“乐中 学,学中 乐”,第二实验小学 编写《闽南 民间 音乐》教材,他们 在 教学 中 陶冶 儿童 民族文化 情操,潜移默化 地 进行 爱乡 爱国 的 教育,学生 在 玩乐 中 学会 闽南话,传承 了 闽南 优秀 的 传统 文化。

但 仅仅 这些 还 不够,我 认为 第九幼儿园 和 实验小学 的 实验 应 引起 有关 部门 的 重视 和 推广,教委 应 牵头,编写 乡土教材,培训 教师,可 作为 学校 的 一门 课程 让 学生 选修 或 必修,把 闽南方言 和 文化 的 传承 当作 一件 重要 的 事情 来抓,这样 才能 使 闽南方言 的 强势 不衰,闽南 优秀 的 传统文化 后继 有 人。

周长楫:影响 闽南话 发展 的 因素 主要 是“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 影响。我 认为 要 保护 闽南话 不被 削弱,就 需要『政府』正确 理解『国家』的“语言 政策”,采取 有力 措施 宣传 和 保护 地方文化;

『媒体』应 加强“闽南话 广播”,加大 方言 宣传 力度;『学校』要 给 青少年 一个“学习 和 使用”闽南话 的“时间 和 空间”,哪怕“每周”只有“一节”闽南话 课程 也行;

同时 也 希望 持有 这个 方言 的 人们 保持 对“自己 方言 与 文化”的“固守 和 眷念”,口耳 相传,把 闽南话 和 闽南文化 传 给下一代。如果 不 能够 做 到 这些,恐怕“再过 几代 人”的 时间,我们 闽南人 就要 到『台湾』和『东南亚』才能 学到 闽南话 了。

渊平(厦大 中文系 本科生):记得 我 小 的 时候,就 已经 不会 听、不会 说 一些 俚语,不过 有些 同学 还能 说 一口 流利 的 闽南话,多年 以后 我 在 台湾 电视 又 看到 了 闽南话 的 搞笑 魅力。

一直 以来 我 对《推广普通话》、“忽视 闽南话”的 做法 十分 担心,但是 我 想 也许 我 低估 了 方言 的 生命力,像 台湾 的闽南话 是“被压制”过 的,但 我们 今天 仍然 能够 看到 台湾 电视 上 精彩 的 闽南语 节目,台湾 的 闽南语 歌曲 创作 水平 也比 大陆 要 高 得 多。我 想 只要 是 符合 大多数 人 需要 的 东西,就能 受到 广泛 的 欢迎。

4. 名词 方言

方言 是 一种 语言 的 地方 变体,在 语音、词汇 和 语法 上 各 有 其 特点,是 语言 分化 的 结果。方言 往往 与 民族 和 地域有 关系,方言 在 部落语 和 部族语 里 不断 产生 和 发展,在 一定 条件 下 还 可能 发展 成为 独立 的 语言。

5. 闽南话 的 研究 报道

近 几年 来 闽南方言 和 文化 的 研究 有所 进展,两次 海峡 两岸 闽南文化 学术研讨会 分别 在 厦门 和 泉州 举办,今年 2月,钱其琛 同志 在 中国 侨联 和 福建省 人民政府 于 泉州 举办 的 中国 闽南文化节 上,对 闽南文化 的 意义 和 作用 发展发表 了 鼓舞 人心 的 讲话,提出 两岸 要 共同 弘扬 闽南文化 的 意见。

在 媒体 方面,如 厦门 日报 的“文化”专刊 关注 本土 方言 与 文化 的 报道,《厦门 晚报》、“金鹭 首饰”联合 主办 的“追寻神州,闽南 部落”系列 报道;厦门 电视台 推出《闽南 通》节目,《海峡 之声》广播 电台 推出《闽南 行透透》、《走遍 闽南》、《闽南话的“语林 趣谈”》等 节目,中央 电视台 第四套 惟一 保留 用 闽南话 播送 新闻 节目 等;

在 研究 方面,厦门市 闽南 文化 研究所、厦门市 闽南文化 学术研究会 主办 的《闽南文化 研究》杂志 也 出版 了 四期,把 专家 学者 关于 闽南文化 的 研究 成果 反映 出来。

<厦门 日报> (2003-11-15)》》》》》》》》》》
Oh, a good one!
I should say the banning policy is not tough enough!
In public places, all communiation has to be Putonghua in China!!
Shuimo   Thu Mar 12, 2009 5:08 pm GMT
Even the so called popular cantonese now has to give in to Putonghua, still less to say Minnanhua!
That is a significant linguisitc development in China!
Jordan   Fri Mar 13, 2009 3:13 am GMT
Oh, a good one!
I should say the banning policy is not tough enough!
In public places, all communiation has to be Putonghua in China!!
------------------------------------------------------------------

Rac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