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http://view.QQ.com 2006年07月19日08:29 新华网 桑士达全球“汉语热”给我们的提醒
●目前,全球学习汉语已超过3000万,到2010年将达到1亿人。与全球正在兴起的“汉语热”相对照,环视我们自己国度一个时期以来对待汉语的情形,却有许多令人汗颜、难以恭维的地方:一些国人、个别部门对国语的忽视、轻慢、贬低,甚至任意诋毁、阉割、糟踏,甚是令人费解、令人发指的
●捍卫母语,纯洁汉语,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教育、科技学术部门责无旁贷,人们希望主管部门既要下大力鼓励汉语向外宣介和推广,同时也不能忘记对内国文的教学与管理。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打开世界之门,走出去发展自己,英语只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但绝不能替代汉语
· 如何减肥最快最好
· 银行卡 安全快捷换Q币
· 沟通无极限手机Q时代
· 魔法表情秀出百变心情
· 管中窥豹 明察秋毫
· QQ秀 秀出个性真自我
●如果我们自己对母语都不看重、不爱护,怎能期望外人尊重、向往呢?谁轻视、贬低、亵渎、践踏她,谁就是损我中华文化长城。爱护母语,就是爱我中华;维护汉语,就是维护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这是提升我国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要求
“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这是《时代》周刊对全球正在兴起“汉语热”的评介。今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肯尼亚时,一位在内罗毕孔子学院学习、名叫茹丝的肯尼亚姑娘用流利的中文回答胡主席的提问,她深情地说“我们非常喜欢学习汉语,非常热爱中国文化”。这句话真实反映了时下咱们汉语在外国人心目中的位置。
汉语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重要语言(有专家预测将来可能成为与英语一样世界通用的语言),让不少目光深邃的老外们青睐和着迷。统计显示,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如火如荼,连年创纪录,2005年已超过14万,其中大多是来攻读汉语言课程的;同时,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激增,汉语教材进入了许多国家课堂,有1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500余所的大学在教授中文。目前,全球学习汉语已超过3000万,到2010年将达到1亿人。最近,来自海内外的孔子学院的500余教育界人士聚集北京,共商促进汉语传播和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大计。从会上传出的信息表明,致力于以教授、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汉语让全球看好的缘由,既有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外在吸引力,更有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中国汉字独具魅力的内在吸引力,诚如著名学者季羡林称誉的:“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文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被称为“乡愁诗人”的余光中先生感受颇深地说:“成就自己游子作家的利器就是母语。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中文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之长城。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
汉语是世界上三大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唯一没有消亡的从象形字到形声字、会意字交融相合和不断发展完善的最古老文种。华夏民族百载千年以来一直用汉语思想、用汉语交流、用汉语书写,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奇妙、科学、先进的汉语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的智慧智力,铸造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一部泱泱大国的五千年文明史,很大程度上是靠汉字承继续记的。中国文化的薪火相传、中华文明的万劫不易,靠的是以汉字为重要标志的汉文化独有的兼容性、包涵性、同化性的伟力所在,靠的是以汉字为主要载体的汉文化具有悠久、深厚、丰富内涵的功力所在。我们足可以为祖国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汉语而骄傲!足可以为能做一个中国人、懂得中文而自傲呵!
但是,与全球正在兴起的“汉语热”相对照,环视我们自己国度一个时期以来对待汉语的情形,却有许多令人汗颜、难以恭维的地方:一些国人、个别部门对国语的忽视、轻慢、贬低,甚至任意诋毁、阉割、糟踏,甚是令人费解、令人发指的。正如季羡林批评的“我们很多国人对不起自己的语言。”北京一位资深汉语言专家也痛心疾首地说到:“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可再没有像中国那样不重视自己母语的国家了。”君不见——
一是重英语、轻汉语现象习以为常。可能由于某些科教政策和考核要求的使然。现在不少学子和专业人士英文学得刮刮叫,但却说不好国语、写不好国文,一些人是“英语6级,汉语没级”。有的在自己的国土上对着国人说话,为求时尚而爱说洋腔洋调。有的通信部门设置的电话语言,不是国语在前、英语在后,而是相反,让多数不谙外语的国人打电话、用手机时首先入耳的是咿哩哇啦一通,如坠雾里云里。
二是在媒体宣传和产品取名上任意洋化。报刊上的有些文章,嵌着一段段的英文,全然不顾绝大多数中文读者的眼球。不少中国生产、中国人消费的商品名称的洋名化,大有披“洋”戴“洋”之势,看看街头市面上的眼花缭乱的物品和店牌之称谓,纯粹的国货都要打上不知所云的洋名,以致中国的许多消费者只知洋七洋八牌子的美称,而不明“假洋鬼子”的真容。
三是随意简化汉字、简称语句。有的不按国家简化字标准的规范要求,任意生造只有自己懂、别人只好猜的错字、别字、怪字、僻字;还有的,随意地在标准汉字上增减笔画、去头掐尾。更有甚者,有的把一句完整的中文名称,只取前后两字来简化缩称。总之,是有意无意地让人看不懂、读不懂、听不懂、搞不懂。
“保卫国语,维护中文”——有识之士喊出的这个强声,并非惊诧之音。捍卫母语,纯洁汉语,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里,各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教育、科技学术部门责无旁贷,人们希望主管部门既要下大力鼓励汉语向外宣介和推广,同时也不能忘记对内国文的教学与管理。国家主管部门,特别是教育科技和语言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听取当前国内不少有识之士提出的“淡化英语考试”的强烈呼声,尽快制订和实施“汉语优先政策”,并重视学生和考生提高学习、应用汉语的水平和能力;建议在某些专业、部分机关和相关单位试行与英语类同的“中文水平等级考试制”,以向国人传递这样的信息: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打开世界之门,走出去发展自己,英语只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但绝不能替代汉语。中国人必须首先学好母语,中文是第一的,她丝毫不逊于外国语言。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民族的根,是自主创新的不竭源泉;汉语是华夏文化的主筋,是文明古国的根脉。如果我们自己对母语都不看重、不爱护,怎能期望外人尊重、向往呢?故此而言,谁轻视、贬低、亵渎、践踏她,谁就是损我中华文化长城。爱护母语,就是爱我中华;维护汉语,就是维护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这是提升我国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要求。此乃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国人、每一个部门切切重视、切切注意的问题啊!(作者:桑士达/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
(文汇报)
http://view.news.qq.com/a/20060720/000068.htm
●目前,全球学习汉语已超过3000万,到2010年将达到1亿人。与全球正在兴起的“汉语热”相对照,环视我们自己国度一个时期以来对待汉语的情形,却有许多令人汗颜、难以恭维的地方:一些国人、个别部门对国语的忽视、轻慢、贬低,甚至任意诋毁、阉割、糟踏,甚是令人费解、令人发指的
●捍卫母语,纯洁汉语,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教育、科技学术部门责无旁贷,人们希望主管部门既要下大力鼓励汉语向外宣介和推广,同时也不能忘记对内国文的教学与管理。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打开世界之门,走出去发展自己,英语只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但绝不能替代汉语
· 如何减肥最快最好
· 银行卡 安全快捷换Q币
· 沟通无极限手机Q时代
· 魔法表情秀出百变心情
· 管中窥豹 明察秋毫
· QQ秀 秀出个性真自我
●如果我们自己对母语都不看重、不爱护,怎能期望外人尊重、向往呢?谁轻视、贬低、亵渎、践踏她,谁就是损我中华文化长城。爱护母语,就是爱我中华;维护汉语,就是维护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这是提升我国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要求
“如果你想领先别人,就学汉语吧!”这是《时代》周刊对全球正在兴起“汉语热”的评介。今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问肯尼亚时,一位在内罗毕孔子学院学习、名叫茹丝的肯尼亚姑娘用流利的中文回答胡主席的提问,她深情地说“我们非常喜欢学习汉语,非常热爱中国文化”。这句话真实反映了时下咱们汉语在外国人心目中的位置。
汉语越来越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重要语言(有专家预测将来可能成为与英语一样世界通用的语言),让不少目光深邃的老外们青睐和着迷。统计显示,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如火如荼,连年创纪录,2005年已超过14万,其中大多是来攻读汉语言课程的;同时,海外学习汉语的人数激增,汉语教材进入了许多国家课堂,有1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500余所的大学在教授中文。目前,全球学习汉语已超过3000万,到2010年将达到1亿人。最近,来自海内外的孔子学院的500余教育界人士聚集北京,共商促进汉语传播和中华文化海外交流大计。从会上传出的信息表明,致力于以教授、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汉语让全球看好的缘由,既有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外在吸引力,更有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中国汉字独具魅力的内在吸引力,诚如著名学者季羡林称誉的:“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文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被称为“乡愁诗人”的余光中先生感受颇深地说:“成就自己游子作家的利器就是母语。中文在握,就是故乡在握。中文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之长城。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
汉语是世界上三大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唯一没有消亡的从象形字到形声字、会意字交融相合和不断发展完善的最古老文种。华夏民族百载千年以来一直用汉语思想、用汉语交流、用汉语书写,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奇妙、科学、先进的汉语文化孕育了中国人的智慧智力,铸造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一部泱泱大国的五千年文明史,很大程度上是靠汉字承继续记的。中国文化的薪火相传、中华文明的万劫不易,靠的是以汉字为重要标志的汉文化独有的兼容性、包涵性、同化性的伟力所在,靠的是以汉字为主要载体的汉文化具有悠久、深厚、丰富内涵的功力所在。我们足可以为祖国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汉语而骄傲!足可以为能做一个中国人、懂得中文而自傲呵!
但是,与全球正在兴起的“汉语热”相对照,环视我们自己国度一个时期以来对待汉语的情形,却有许多令人汗颜、难以恭维的地方:一些国人、个别部门对国语的忽视、轻慢、贬低,甚至任意诋毁、阉割、糟踏,甚是令人费解、令人发指的。正如季羡林批评的“我们很多国人对不起自己的语言。”北京一位资深汉语言专家也痛心疾首地说到:“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可再没有像中国那样不重视自己母语的国家了。”君不见——
一是重英语、轻汉语现象习以为常。可能由于某些科教政策和考核要求的使然。现在不少学子和专业人士英文学得刮刮叫,但却说不好国语、写不好国文,一些人是“英语6级,汉语没级”。有的在自己的国土上对着国人说话,为求时尚而爱说洋腔洋调。有的通信部门设置的电话语言,不是国语在前、英语在后,而是相反,让多数不谙外语的国人打电话、用手机时首先入耳的是咿哩哇啦一通,如坠雾里云里。
二是在媒体宣传和产品取名上任意洋化。报刊上的有些文章,嵌着一段段的英文,全然不顾绝大多数中文读者的眼球。不少中国生产、中国人消费的商品名称的洋名化,大有披“洋”戴“洋”之势,看看街头市面上的眼花缭乱的物品和店牌之称谓,纯粹的国货都要打上不知所云的洋名,以致中国的许多消费者只知洋七洋八牌子的美称,而不明“假洋鬼子”的真容。
三是随意简化汉字、简称语句。有的不按国家简化字标准的规范要求,任意生造只有自己懂、别人只好猜的错字、别字、怪字、僻字;还有的,随意地在标准汉字上增减笔画、去头掐尾。更有甚者,有的把一句完整的中文名称,只取前后两字来简化缩称。总之,是有意无意地让人看不懂、读不懂、听不懂、搞不懂。
“保卫国语,维护中文”——有识之士喊出的这个强声,并非惊诧之音。捍卫母语,纯洁汉语,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里,各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教育、科技学术部门责无旁贷,人们希望主管部门既要下大力鼓励汉语向外宣介和推广,同时也不能忘记对内国文的教学与管理。国家主管部门,特别是教育科技和语言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听取当前国内不少有识之士提出的“淡化英语考试”的强烈呼声,尽快制订和实施“汉语优先政策”,并重视学生和考生提高学习、应用汉语的水平和能力;建议在某些专业、部分机关和相关单位试行与英语类同的“中文水平等级考试制”,以向国人传递这样的信息: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打开世界之门,走出去发展自己,英语只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但绝不能替代汉语。中国人必须首先学好母语,中文是第一的,她丝毫不逊于外国语言。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民族的根,是自主创新的不竭源泉;汉语是华夏文化的主筋,是文明古国的根脉。如果我们自己对母语都不看重、不爱护,怎能期望外人尊重、向往呢?故此而言,谁轻视、贬低、亵渎、践踏她,谁就是损我中华文化长城。爱护母语,就是爱我中华;维护汉语,就是维护文明古国的文化底蕴。这是提升我国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要求。此乃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国人、每一个部门切切重视、切切注意的问题啊!(作者:桑士达/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
(文汇报)
http://view.news.qq.com/a/20060720/000068.htm